‘文化’ 分类下的所有文章
2012五月16

朝圣西藏,只为那虔诚的信仰

朝圣西藏,只为那虔诚的信仰

   藏族是一个全民信教的民族,信仰不仅造就了西藏独特的人文景观,更造就了藏族人民虔诚明丽的生命。藏民称山为圣山,湖为圣湖,所以他们从不到河里洗漱,从不轻易玷污湖泊的圣水,他们在大山、河流、湖泊周围插满了各色飘扬的经幡,他们从不用凡俗的肉身去玷污这些圣洁之地,从不打捕江河中如鱼类的生灵,大自然的一切在他们的心中都是神灵的化身,都是不可侵犯的,正是有了他们的敬畏,西藏才保存了今天这份环境的存在,才有了这份干净的山水和天地。 [阅读全文…]

2011十二月25

木心诗歌精选(三首)

木心诗歌精选(三首)

   论才华,现代诗史上,不乏可成大器者,可惜由于个人与历史的诡谲运命,最终能“自我完成”者却寥若晨星。木心之幸在于他终于完成了。他以才华接续生命力,以悲剧精神步向庄严,几乎抵达自己心中理想的艺术境地。木心先生本人追求“无名度”,但陈丹青、陈村等人的恭言敬语却让向来绝缘尘俗的木心的名字又如雷贯耳。 [阅读全文…]

2011十二月16

“我们不要做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张艺谋讲解《金陵十三钗》

“我们不要做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张艺谋讲解《金陵十三钗》

   “涉及外国人、宗教和二战的题材在官方那里一般不太受欢迎。但因为这部影片讲的是我们是怎样的人,以及为了救人我们愿意做什么样的牺牲,政府事实上很支持。”2011年11月12日,张艺谋和张伟平在美国出席了为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Hollywood foreign press association)举行的电影放映会。该协会是美国电影金球奖的大本营。 [阅读全文…]

2011十月14

中国距诺贝尔文学奖还有多远?

中国距诺贝尔文学奖还有多远?

   10月6日19时,瑞典诺贝尔委员会宣布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获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诺奖揭晓后,国内几家出版社开始对其一生所创的163首诗虎视眈眈,借助诺奖的由头将特朗斯特罗姆的作品再次推向市场,毋庸置疑这是个不错的想法,但在诗歌并不景气的当下中国市场里,这位诺奖诗人的作品是否能为广大读者所接受? [阅读全文…]

2011八月21

22部电影22句爱情箴言,你喜欢哪一句?

22部电影22句爱情箴言,你喜欢哪一句?

   《蓝莓之夜》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是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那么忘记了。《泰坦尼克号》一个人一生可以爱上很多的人,等你获得真正属于你的幸福之后,你就会明白一起的伤痛其实是一种财富,它让你学会更好地去把握和珍惜你爱的人。 [阅读全文…]

2011七月14

中国美女标准百年变迁

中国美女标准百年变迁

   1900——1909 美丽标准:会说洋文的大脚女人。世纪之初,洋货、传教士、大众传播媒介把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一本以倡导女权运动的书《女界钟》应运而生,该书不仅措辞激烈,极力攻击缠足,而且主张妇女“剪发、读书、参政”。这是一个新陈代谢期,至少在青年人的心中,崇洋与爱国之间是可以划上等号的。 [阅读全文…]

2011四月9

关于《活着》E周刊团队【www.tolive.org】

关于《活着》E周刊团队【www.tolive.org】

   《活着》由一群充满激情的年轻人业余创办于2011年3月,由电子杂志《活着》月刊与《活着》E周刊网站www.tolive.org 两部分组成。刊物名称:中文名《活着》;英文名《survival》《活着》。办刊宗旨:洞察生命,感悟生活;《活着》办刊理念:平凡 真实 真理 真情。 [阅读全文…]

2011二月17

由“台柱子”变成“老寒腿”的赵本山

由“台柱子”变成“老寒腿”的赵本山

   昔日的台柱子,变成了今日的“老寒腿”!而央视还是抱着已老寒腿的人们赵本山不放,再次幻想其能重振昔日之威,好生将全民焦点的这台晚会搪塞过去!然而,虽然在“政治任务”的高压之下,赵本山的老寒腿就是不给力;最终《同窗的你》,沦落为一个地地道道的“群口黄段子”! [阅读全文…]

2010十月27

从黄西(Joe Wong)脱口秀演讲 ,看美式幽默和美国人的包容

从黄西(Joe Wong)脱口秀演讲 ,看美式幽默和美国人的包容

人物简介:

     黄西(Joe Wong),曾在中国科学院攻读硕士,后获得德克萨斯州莱斯大学博士学位,全职工作从事科学研究。美国深夜节目收视率冠军的“大卫赖特曼秀”,2009年4月17日晚上破天荒邀请中国口音极重的黄西(Joe Wong)亮相,以英语讲美式笑话,近六分钟的演出,观众反应 [阅读全文…]

2010五月31

看新《三国》,品酒文化

看新《三国》,品酒文化

      文/蒹葭苍苍 整理

      新三国正在各大电视台热播,整个小说,关于酒和饮酒的记载虽不敢说每餐必饮,但说每回必有,总还差不多吧。英雄豪气干云,每每把酒助兴。且看几个著名的饮酒场面,便可知一二。

      最忠义的酒-桃源把酒三结义

   《三国》开头,刘关张三人结为异姓兄弟,在桃园宣誓结义。祭罢天地,在园里痛饮一醉。这一醉,兄弟三人从此生死同心;这一醉,演绎出天地间最令人称赞的忠义豪情。醉罢,就一齐建功立业去了。

      最动魄的酒-青梅煮酒论英雄

    刘备在许昌时,为防曹谋害,每日在花园种菜。忽被曹操叫去喝酒。二人饮酒至半酣,骤雨降至。遂借天上云雨,纵论天下英雄。曹先手指刘后自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闻言,手中匙箸惊落于地。恰巧一声惊雷,刘从容俯首拾箸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巧妙掩饰失态,消除了曹操的怀疑。

       最豪迈的酒-关羽温酒斩华雄 [阅读全文…]

2010五月26

对“中国文化被韩国”的几点思考

文化 1,073 views 12 Comments
 对“中国文化被韩国”的几点思考

文/蒹葭苍苍

     2010年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暨海峡两岸屈原文化论坛开幕在即,这是继我国将端午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成功后一次关于端午节文化的盛大活动。这段时间一直和屈原故里秭归县县委分管网络的谭科长 就如何利用网络宣传端午节文化和屈原文化进行交流和协商。因为我在网络方面些 许有些特长,同时和屈原又是老乡,因此很想为这一光荣的使命尽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很荣幸我接下了“www.端午节.cn”这个网站,着手进行规划和改版、优化和推广。注过中韩文化之争的朋友应该记得,“www.端午节.cn”这一域名曾经遭到韩国的抢注,后来又被我们抢回。当我回想起这一历史,又看到最近有关中韩文化之争的相关报道时,禁不住要提笔写点评论。

     在被中国媒体泼墨式报道多次后,韩国方面终于做出回应。韩国驻华使馆声明称,对所谓韩国教授声称“诗人李白是韩国人”、“孙中山是韩国人”、“朝鲜族发明了汉字”等虚假报道表示“深感担忧,并予以关注”。声明指出,这些“中国文化被韩国”的报道,事后经查明大部分均无事实依据。有些报道是把某个人观点当成韩国国民的普遍立场,扭曲事实真相并进行炒作。

     我们在哈韩国的美女和帅哥,韩国却在意淫我们的文化。记得前些年,“哈韩”还是一种风尚,但从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在联合国“申遗”成功开始,一场虚拟的文化之争拉开了大幕。媒体早有解释,江陵端午祭的源起虽与中国的端午节有关,但与端午节习俗并不相同。它主要是指当地的一种祭祀活动,祭祀的也多是韩国才有的神灵,如大关岭山神等。它不过是以端午为时间点,是韩国民众迎送各种农业神的一种信仰活动,虽有儒教祭仪,但巫俗祭仪多是韩民族才有的文化内容。即便韩国民间过端午节,吃的也是艾子糕喝的是薏仁汁,与中国端午习俗也大不相同。 [阅读全文…]

2010五月8

从文化中找到信仰

和西方文化一样,中国文化的起源是仰望上天的,中国古人敬天,所开创的文化是接近神的真身文化。是一种天、地、人为一体的文化,是整个自然和人类大和谐的文化。从世界史来看,几乎所有古老的民族都是信神的。中国是神传文化的中心,因次这个地区又被称作神州。华夏文明之所以长期繁荣、世代传承,这主要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所蕴涵的崇高智慧,“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道德观,儒、释、道三家思想交相辉映,规范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使敬天、敬德、修身、爱民等道德理念深植人心。几千年来,我们先贤们用自己对道德素质和自然、宗法秩序的追求和信仰,让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沉积了厚重的人文精神。
[阅读全文…]

2010四月13

和张贤翼老诗人论诗

两株梅花,几行兰草,张老师的家居住在望洲岗一个恬静的小山丘旁。如果我要去的主人家铺着红地毯,我是不会轻易去的,因为这种情况,你会感觉到一种物质对心性的压抑。张老师家没有地毯,却有小鸟啁啾、杜鹃盛开,新鲜的空气正如张老师诗那般清新与自然。
[阅读全文…]

2010三月24

2010年春季赏花攻略

2010年春季赏花攻略

气温一天天转暖,屋外的色彩也愈发丰富,也许你的视觉还没完全从冬日的白色中释放,但荷兰库肯霍夫的郁金香上早已洒满了春日的艳阳;上野公园的落樱也已成缤纷之势;普罗旺斯那紫色的薰衣草仿佛在发散爱情的芬芳;而罗平的油菜花海则让人如梦如痴。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花花世界,绚烂至极而又稍纵即逝,谁都不想错过这短暂的美好,那我们不妨睁大双眼,深吸一口气,尽情享受这色彩的诱惑,闻香识春去吧!
[阅读全文…]

2010三月21

樱花美景与民族情结

樱花美景与民族情结

武大的樱花是我见过最美的樱花。每到3、4月,樱花大道和樱园迎来了樱花的盛开季节,百年武大的人文气息在大自然美景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和谐与厚重。樱花盛开时节,樱园酷似花的海洋,成千上万游客慕名而至,留连观赏,如醉如痴,大有“三月赏樱唯有武大”的意趣。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