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字经》谈如何学习国学
其实我很早就读过《三字经》,很小就能背其中大部分内容,可是直到最近我才真正去探究《三字经》的精义,终于发现《三字经》是一部非常经典国学导读教材,当然其作用不仅仅局限于此。我和朋友聊天时说道:如果十年前有人给我讲明了《三字经》,我现今在国学领域必有大成。 [阅读全文…]
重读《三字经》随笔(一)
中西对人性认识区别及对后世政治的影响
文/蒹葭苍苍
《三字经》开头第一段便是对人性善恶的探讨,可见这一论题在我国传统思想中的重要性。对于人性是善是恶,先秦诸子百家各持己见,甚至连儒家一派就有三种观点。
孟子是“性善论”的典型代表。孟子的“性善论”基于“四心说”。孟子认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也就是说,这“四心”,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基础和源泉,因而,只要是人,就有“四心”,由此得出结论,人性本善。
孔子并没有明确说明人天性是善是恶,“性相近,习相远”是孔子在人性论的思想概括。孔子认为人的天性本是一样的,或善或恶,只是后天环境的影响,是人具有或善或恶的改变。
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本恶,须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来“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他提出“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性”和“伪”两部分,性(本性)是恶的动物本能,伪(人为)是善的礼乐教化,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荀子也举例说明了这一观点:刚生下来小孩子要吃奶,他不会考虑到母亲累不累,有不有奶,或是兄长有不有奶吃等一系列道德问题,而是哭着喊着不顾一切要吃,因而人具有恶的本性。
看新《三国》,品酒文化
文/蒹葭苍苍 整理
新三国正在各大电视台热播,整个小说,关于酒和饮酒的记载虽不敢说每餐必饮,但说每回必有,总还差不多吧。英雄豪气干云,每每把酒助兴。且看几个著名的饮酒场面,便可知一二。
最忠义的酒-桃源把酒三结义
《三国》开头,刘关张三人结为异姓兄弟,在桃园宣誓结义。祭罢天地,在园里痛饮一醉。这一醉,兄弟三人从此生死同心;这一醉,演绎出天地间最令人称赞的忠义豪情。醉罢,就一齐建功立业去了。
最动魄的酒-青梅煮酒论英雄
刘备在许昌时,为防曹谋害,每日在花园种菜。忽被曹操叫去喝酒。二人饮酒至半酣,骤雨降至。遂借天上云雨,纵论天下英雄。曹先手指刘后自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闻言,手中匙箸惊落于地。恰巧一声惊雷,刘从容俯首拾箸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巧妙掩饰失态,消除了曹操的怀疑。
最豪迈的酒-关羽温酒斩华雄 [阅读全文…]
返回明升体育m88